好幾年沒有颱風登陸了,嚴格說來,這次的颱風也沒有登陸,只是擦了個邊就離我們而去(天佑台灣),讓北部的上班族賺到了一天的颱風假。
下午沒什麼風雨時,我去了一趟健身房,路上的商店幾乎都大門深鎖,只有少數的連鎖店,例如 7-11、麥當勞、World Gym、五十嵐還開著。我不禁在想,為什麼政府的一個決定就可以讓大多數的商店休息一天?(還用法律規定某些行業今天一定不能上班,例如 Uber & Food Panda)
我能理解政府關心廣大的勞工朋友,所以希望大家都待在家裡避難,也知道勞工的 bargain power 比雇主小,需要政府幫忙爭取一些最基本的福利;但是,民營企業畢竟是以營利為導向,少了一天的收入,政府也不可能負責。
話說回來,就算雇主想開門營業,可能也沒有什麼顧客會上門;讓員工冒著風險來上班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權衡之下,雇主可能也會休息一天。只是,這應該是雇主和員工之間的「私事」,政府實在不應該插手太多。
這牽扯到另一個悖論。
以颱風假為例,大多數人希望政府幫他們做決策,風大雨大時放假理所當然,沒風沒雨還放假算賺到(但會被企業主罵翻),碰到難以預測的天氣狀況時,政府首長的臉書常常被灌爆(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總之,大多數人希望「大政府」,希望政府多管一些,把責任都丟給政府去擔。
但很多時候,很多人又不希望政府管得太多:電子支付廠商希望政府不要用防弊的心態限制金融創新;房地產商希望政府不要限制第二、第三套房,也不要干預房市;醫院覺得政府不應該限制單身者不得做試管嬰兒;高舉公平正義的大旗,政府顯然做了不少事,包含打房奢侈稅、國民住宅、青年首購優貸、平抑物價小組、經典的22K法則、基本工資的修改、18%優存改革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一方面希望政府出面,大力整頓亂象,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放手,遵循自由市場至上的原則;如果我是政府官員,一定也是無所適從。有原則的官員會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沒原則的官員就會看風向,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做。
我自己是「小政府」的信仰者,政府能不管最好不要管,因為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覺得呢?
股市進入八月後好像變得非常不平靜、非常難以預測。
上星期才提醒我媽媽要小心緯創這支半年漲三倍的個股,結果三個工作天就跌掉了 23%,從 AI 概念股變成 BI 概念股 (台語的悲哀)。(還好週四台股因颱風休市一天,不然可能會繼續跌停…)
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不僅美股馬上大跌,台股也立即反應。(其實美國過去幾年多次為了債務上限協商不成差點違約,再加上債台高築,調降信用評級只是剛好而已,現在才調降已經慢了好幾拍)
美國幾間大企業陸續發佈第二季財務數字,其實都超越了分析師的預期,但股價多半立刻下殺,例如特斯拉和微軟,都從高點下跌了至少 10%… (只有 Meta 的財報跟下一季指引大幅超出預期,股價才持續走高)
聯準會七月升息一碼,而且暗示接下來的升息不一定會實施,要看後續的經濟數據決定;而多數人預期的經濟衰退,可能不會發生。許多原本看空的分析師也修改自己的看法,覺得今年可能是美國經濟相對強勁的一年。這麼多的「好消息」卻沒有進一步推升股市,許多個股都用下跌來回應…
你可以找出許多下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今年漲太多了」。
如果股市最近的回檔讓你有點煩燥,趁著暑假還有一半,可以安排一趟旅行,讓工作了大半年的身心好好休養一陣子。
颱風夜,風忽大忽小,希望所有的人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