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或多或少總會累積一點資產
可能是現金、基金、股票或是房地產
那麼,相對於年齡相近、年收入也差不多的比較對象,
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累積了夠多的資產呢?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準則供你參考
將你的年齡乘以「已實現之稅前年度總家庭收入」,再除以 10,就是你應有的資產淨值(扣除任何繼承而來的財產)
舉例來說,傑瑞今年 35 歲,年收入 150 萬,每年還有約十萬元的股利收入,
依此公式,他應有的資產淨值就是 35 x (150+10) /10 = 560 萬
如果你的實際資產淨值超過應有資產淨值的兩倍,
例如傑瑞擁有 1,120 萬的資產,那麼他就屬於超優理財族
如果你的實際資產淨值低於應有資產淨值的一半,
例如傑瑞只擁有 280 萬的資產,那麼他就屬於超遜理財族
基金或股票的淨值可以用市價來評估
房地產則可以用 (約當市價 - 貸款) 來計算
我覺得這個公式比較適合工作一段時間、而且有一點積蓄的小伙伴使用
如果你剛進入社會,可以等個幾年再說
記得教科書裡常常提到投資最重要的教訓:「要用閒錢投資,千萬不要借錢!」
開槓桿投資也是借錢的一種,所以我也建議投資新手不要嘗試槓桿型的基金
但上週有個小伙伴問到 00631L 這支 ETF,
它的全名是「元大台灣50單日正向2倍基金」
顧名思義,這是一支利用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來達到單日兩倍報酬的槓桿型基金
這支 ETF 在疫情期間表現得比 0050 要好很多,去年下跌時好像也沒有特別慘
我做了一點研究,發現這正是槓桿型 ETF 的特色:
「整體趨勢向上時,表現比預期好;整體趨勢向下時,表現也比預期好;
只有在股市震盪時,它的表現會比預期差」
雖然我並不推薦這類型的基金或 ETF,但如果你很確定接下來的趨勢
這類型的 ETF 可能會對你有用
這個星期再次獨攀谷關七雄的白毛山
雖然我這幾個月都在健身房裡運動,
但很明顯地,爬山所需的肌肉跟健身房裡練的不一樣
短短十二公里,我爬得有點掙扎...
掙扎歸掙扎,老天爺沒有辜負我的努力
整體的爬山體驗非常完美
不僅氣溫涼爽宜人,林間還不時有彌猴跟我打招呼
看到一整片的山櫻花露出垂涎欲滴的嬌紅
春天的腳步真的近了
快攻頂之前有一片展望極佳的平台可以遠眺東卯山
我很想多停留一會兒,或就在這兒午餐 (那時大約十一點)
但想到三角點就在不遠處,等一下回程時再來欣賞不遲
沒想到,到了山頂之後
一時興起,我想要繞個 O 型縱走回到起登點 (路途不重覆)
就這樣錯過與這片美景再重逢的機會
人生似乎也是這樣
永遠想等下一次或者最佳時刻:
櫃子裡的精緻餐盤在等下一個盛會
櫥窗裡的月光杯在等適合的美酒
衣櫃裡的華服在等最隆重盛大的場合
心裡最想說的話在等最完美的那一刻
也許,永遠沒有什麼最佳時刻
所有的最佳時刻就是「現在」
最佳的時刻就是「現在」,說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