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想要成為什麼狀態,不是等「有一天」才做,要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
當我們探討人生的目標時,往往不該只是期待遙遠的某一天。相反地,我們的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應該是在積極追求我們所渴望的狀態。這本書的作者以她非凡的職涯經歷為例,展示了這樣的人生態度。
作者的職涯經歷多姿多彩,從大學主修日文卻走向美語教學;從海上石油探勘到時尚華服行業,再到如今的流行預測師。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的方向不必一成不變,重要的是要勇於嘗試、不斷探索。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指的是透過工作的探索,我們能夠更深刻、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而工作範圍三角形則建議我們在職涯初期應該保持廣泛的工作範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聚焦。
然而,作者也警告了我們在職場中常見的三個錯誤: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以及過度追求金錢。她指出,追求完美可能會使生活變得單調乏味;將興趣與工作結合後可能會失去興趣;而將所有自由都留到未來時,往往會錯失當下的機會。
在這本書中的後半段,作者提出了「拼圖大學」的概念,將工作視為探索自我、發現天賦的途徑。每次參與一個具有實質探索意義的工作時,都等同於獲得了一片能力拼圖。隨著我們持續獲得更多的拼圖,對自己的能力和生命的樣貌也會更加清晰。
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停留在同一個關卡。就像電玩遊戲中的關卡一樣,初階工作可能會令人感到乏味,但只有前進到下一個關卡,我們才能體會到工作的樂趣。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僅僅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因為在職場中,「會」什麼比「喜歡」什麼更為重要。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挑戰。
總的來說,作者認為工作的意義在於探索自我,了解自己存在的目的,並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人生。儘管每個人的職涯道路都各有不同,但我們都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自由和滿足。這本書提供了深刻的啟發,希望讀者也能在自己的人生拼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
我試著做了一集視頻,用稍微不一樣的方式表達,歡迎各位提供意見給我
如果你想看完整版的文字,也可以在我的部落格找到。
我正在讀的書:
我可能錯了:剩下三分之一,作者生病了,呼應了副標題「人生的最後一堂課」
Feel Good Productivity:Ali Abdaal 是我長期在追蹤的一個 Youtuber, 已閱讀 46%…
沙丘一:快看完了,感覺像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宮鬥小說,而且這層外衣非常薄,薄到有時都感覺不到它…
習慣紅利:另一本跟習慣相關的書籍,用中文的思考方式寫出來的書
2024 年已讀完的書
愈來愈厲害~還有影音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