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美國的第一站,便是小妹位於奧勒岡州 Beaverton 的家。他們一家在兩年前移居此地,並於一年前晉升為有殼族。因此,我們很自然地聊起了美國與台灣的生活開銷比較。以下所有費用都已換算成新台幣,且僅代表當地一個社區(甚至是一個家庭) 的生活開銷,不代表美國的平均值,更無法涵蓋全美國的情況,僅供參考(我也只與大台北地區的生活費做比較)。
首先,當然是房價。這個社區裡的房子有大有小,但我目測大多是四房格局。一樓設有車庫、兩個客廳、一間廚房、一個飯廳和一間洗手間(無浴室);二樓則有一間主臥室(含衛浴)、三間房間,以及一套衛浴和洗衣間。除了獨棟房屋,多數還附帶一個後院。房價大約落在 2,000 萬至 2,500 萬元之間,房貸利率約為 5%。如果貸款八成、期限二十年,每月本利和約為 12 萬元新台幣(若貸款三十年,則為 9.6 萬元)。相同的價格在大台北地區,幾乎沒有符合條件的物件。
然而,或許只有房價比台北便宜,其他生活開銷大多高於台北。
美國生活開銷分析
第一、房產稅 儘管房價相對較低,但美國有房產稅。各州規定不一,但大約可用每年 1% 來預估。以 2,000 萬元的房子為例,一年需支付 20 萬元的房產稅,換算下來每月約 1.6 萬元。
第二、物業管理費(HOA) 美國大多數社區都會收取屋主協會費(HOA),以確保社區的美觀、安全與便利性。每月費用約在 3,000 至 10,000 元新台幣不等。若有臨時工程(例如下水道清汙、人行道維修等),有時會再加收一筆臨時 HOA。
(想像一下台北社區大樓的電梯維修費或者要換全新的電梯)
第三、房屋保險 美國的房屋多為木造結構,若向銀行貸款,通常會被要求投保防火險等。以奧勒岡州為例,每年保險費約 3 萬至 5 萬元新台幣,每月至少 3,000 元。
第四、房屋維修與保養費用 我們所在的區域,房屋可能都已有十幾二十年屋齡,因此需要定期進行保養與維修。例如屋頂潮濕、甚至長滿青苔,就必須更換,否則雨水滲入屋內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害。更換屋頂約需 40 萬至 50 萬元新台幣;小一點的像是抽油煙機損壞,找人維修大約要 10 萬至 20 萬元新台幣;再小一點的如馬桶止水閥老化,找人更換也要數千到數萬元新台幣。美國的人工費用昂貴,因此如果能自己動手 DIY,將會省下非常多錢。
第五、水電瓦斯與垃圾處理費(Utilities) 這部分的費用各州差異甚大。有些州冷氣可以開二十四小時,累積的電費甚至比某些節儉的地區還便宜。就我所聽到的水電瓦斯費而言:
水費每月約 1,500 至 3,000 元新台幣(大約是台北的 5 至 10 倍)。
電費每月約 2,400 至 6,000 元新台幣(也比台北貴上一倍)。
天然氣每月約 1,500 至 3,000 元新台幣(印象中台北僅需數百元)。
垃圾處理費每月約 1,000 至 1,500 元新台幣(台北採隨袋徵收,多數人應是銅板價)。
將以上五項費用加總,房價省下的部分大概會被這些開銷吃掉一大半。然而,美國的生活成本還不止於此。
第六、通勤與交通成本 住在郊區不能沒有車,這個社區的住戶至少都擁有兩輛車。雖然車價與台灣相比便宜許多(至少相差一倍),但車輛需要保險,油錢花費也較高(出門買瓶牛奶都需要開車)。如果你像大多數美國人一樣喜歡開皮卡車,每個月的交通支出肯定會比台灣高出不少。
第七、手機與網路費 這部分與台灣相差不大,每人每月約 1,000 至 2,000 元新台幣。不過,外出時的訊號品質卻比台北差很多(有時跟台灣比、有時跟台北比,好像不太公平)。
第八、醫療與各式保險 前面提到房子要保險、車子要保險,醫療更要保險(還有各式各樣的險種)。如果公司沒有負擔部分保險費,每個月的保險支出也是相當可觀。
第九、飲食 如果你能到超市購買生鮮食材並自行開伙,我覺得美國的飲食費用是比台灣低的。牛肉便宜、牛奶便宜、葡萄、櫻桃和各式水果也便宜。蔬菜的選擇性雖然比台灣少,但價格相對便宜,而且重點是品質似乎更好一些。然而,如果你三不五時就想到餐廳用餐,或者習慣使用 Uber 叫外賣,你的荷包肯定會大失血。這部分豐儉由人,很難一概而論。不過,一份大麥克套餐在美國大約是 400 至 450 元新台幣,供大家參考。
最後一項雖然不是日常生活花費,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每一個有小孩的家庭,那就是教育費。嚴格來說,應該是高等教育費,因為美國的中小學幾乎是免費的。然而,大學及研究所的費用這幾年水漲船高。我記得以前來美國讀研究所時,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大約是 100 萬元新台幣上下,現在至少是兩倍起跳了。如果你想唸常春藤名校,大概會有以下幾種可能:
有錢的老爸
沉重的學貸
獎學金
醫療、教育和房價是我們這一代人避不開的三座大山,全世界的情況都差不多。在比較完奧勒岡州和台北的情況後,突然覺得生活在台灣好像還不賴。
不過,美國的生活品質的確好上一截。天空總是湛藍、空氣品質總是優良,上下班時間非常彈性,也能擁有更多與家人相處的優質時光(Quality time with your family)。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台灣撇除房價與有壞鄰居之外,其它很不賴的
我只記得好幾年前去美國,使我的美國夢破碎了。
一直以為美國有工作可以很輕鬆,有很多的coffee很多的家庭時間。
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還是需要辛苦的工作,大概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很悠閑的過生活。
近幾年我開始覺得台灣也不錯,有健全的醫療保險很方便的飲食文化,所以也沒有像以前那麼羨慕美國了。